【故事精选】
春秋时候,有一天卫国国君卫灵公正与夫人夜坐闲聊,忽然听到宫外车声辚辚,车行到宫殿门前的宫阙,声音就戛然而止,过了一会儿,才又有辚辚车声。灵公问夫人:“你能猜出门外乘车而过的是谁吗?”夫人回答:“这一定是蘧伯玉。”
她解释说,按照礼的规定,经过君王之门应该下车,见到国君使用的路马应凭轼行礼,这是为了多方面显示尊敬之心。忠臣和孝子,从不因天色明亮就张扬节操,也从不因天色昏暗就败坏品行。蘧伯玉是卫国有名的贤大夫,仁义而聪慧,事奉国君十分谨慎,这样的人“必不以暗昧废礼”。所以这个在黑夜里还严格守礼,在国君门前下车步行而过的人一定是蘧伯玉。
灵公派人出去探个究竟,果然不出夫人所料,这个人正是蘧伯玉。
蘧伯玉“不欺暗室”,赢得国君的承认和尊重。虽然他遵守的那些礼制和背后的忠君观念,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,可是他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还严格按照规矩办事的精神,至今仍然没有过时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慎独可以作为识别人的道德品质的方法。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往往从最隐蔽、最细微的地方真实地暴露出来。在公开场合,在大的问题上,由于法制、舆论的压力,人们不能不检点约束自己的言行;在独处无人监督时,或者在细小的问题上,就容易放纵自己,暴露出真实的思想面目。还有一种人自觉地伪装自己,给人以假象,我们也要在日常生活和细小的问题上考察他们的思想本质。